原标题:锲而不舍执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从“铁脚板”到“掌上办”——甘肃陇南简化程序为大众办实事
“赶上了好时分。”58岁的杨长有说,怎样都没想到请求流程这么快。本年4月他经过手机请求、上传资料,再加上村干部自动上门协助整理资料,5月就审阅经过资金到账了。
杨长有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三墩沟村乡民,本来儿子在外务工,他与妻子在家务农,“就想着攒些钱,等娃找媳妇”。但是,2024年年末妻子突发肠穿孔,“咱们前后花费了6万多元,还耽误了娃打工。”杨长有说。
村里亲属得知状况后,让他试着请求低保。但一想到曩昔村里人请求预备了身份证、户口本还有一大堆复印资料时,他就有些退避了,“最近家里地还得拾掇,哪还有时刻去弄”。
他不知道的是,2024年9月,陇南市正式上线运用“陇南市社会救助才智办理体系”和“陇南救助通”微信小程序,可以终究靠电脑或许手机请求,不必再跑路了。在三墩沟村干部电话提示下,伴随着妻子治病的儿子在医院用手机就完成了请求。
“这个体系和小程序的开发真的是方便了底层干部和大众。”两水镇民政专职干部刘璐坦言。
回忆大众治病的阅历,刘璐说,曩昔申报救助,乡民都得携带着一堆纸质资料,基本上每次都难带全,还得重复弥补,“怎样都得跑两三次,跑出一双‘铁脚板’”。不只大众苦恼,作为底层干部的她也担负压力:两水镇下辖3个社区、18个行政村,非流动人口3万多人,但城镇一级担任民政作业的就她一人,“作业量大,还难保证精准及时”。
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市受地舆条件限制,大部分村社地处山区,距镇政府较远,困难大众请求救助面对诸多不便。一起,陇南市有社会救助准则保证的困难大众人数占非流动人口的十分之一,全市年均发放困难大众救助补助资金占全市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0%以上,民政救助高效快捷是不容忽视的变革要害事。
社会救助联系民生、连着民意,民政救助重点是及时了解到困难大众的急难愁盼。为贯彻执行中心八项规则精力,陇南市紧盯大众急难愁盼,聚集这件大众操心思、烦心思、揪心思,深化调研,深度证明,历经1年时刻的开发建造和试运行,终究上线该体系和小程序。
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民政专职干部刘璐(右)自动上门辅导乡民侯建忠弥补上传救助申报资料相片。(受访者供图)
陇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作业科科长王银福说,该体系和小程序的开发,让困难大众足不出户,用电脑或许手机即可请求低保、特困、暂时救助等救助事项,做到请求便民、服务利民,完成社会救助服务事项从“铁脚板”到“掌上办”的改变,有用处理了大众请求救助受个人健康状况、时刻、地址和人为搅扰等要素限制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底层作业人员也反映,“掌上办”还有用为底层减负,底层作业人员能更精准上门辅导,全程不必再填写纸质档案,避免了资料多头搜集、重复供给。
据陇南市民政局计算,到现在,陇南市困难大众线万余人,实践做到了便民利民与精准高效。“咱们还将继续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造,为老百姓做更多实事。”王银福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