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网络购物的安全风险隐患逐渐显现。近日,荷兰财政部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对千余名16至19岁年轻人进行的调查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因假冒网店遭受经济损失,付款后商品未送达,资金则消失不见。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表明了自己未曾被骗,但在那些受害者中,3%的人曾多次遭遇此类诈骗,表明问题的普遍性。
荷兰的电商市场正在迅猛扩张,电商销售额在2023年1月同比增长5.1%,专门经营线上业务的卖家销售额更是增长了7.9%。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荷兰的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365.4亿美元,并在2030年增长至57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9.31%。
针对年轻人被假冒网店欺诈的问题,欺诈帮助中心的主任Henriette Bongers指出,年轻消费者应学会批判性地审视网店。她推荐查看独立评论平台的反馈,使用各种欺诈检测工具检查网址,注意质量标志,并对极低价格保持警惕。
不过,问题并不仅限于荷兰。越南国家网络安全监测中心的数据同样显示,针对电商领域的假冒网站数量明显地增加,已记录超过12.5万个假冒站点,这些诈骗网站通过模仿知名品牌及平台做欺诈。
例如,一位越南卖家因与假中介合作而陷入诈骗,被诱导在假冒eBay平台开店,最终损失超过45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29万)。这揭示了诈骗手段的复杂性,受害者不仅是消费的人,卖家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卖家,都应保持警觉,仔细甄别在线交易和网站,防止落入圈套。跨境电子商务的骗局愈演愈烈,我们应该擦亮眼睛,增强识别能力,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