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游戏怎么官方注册: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丨起底“无货源跨境电子商务”骗局:“零门槛”搭建的“海外店铺”如何吸走真金白银?
发布日期:2025-06-28 23:53:49 来源:米乐游戏中心 作者:米乐娱乐官网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你是否在短视频或直播间里刷到过这样的广告——“只需一杯奶茶钱就能搭建平台做跨境电子商务”“一件代发、无需囤货、平台推流”“开个网店就能躺着赚老外的钱”……真有这样唾手可得的“致富机会”吗?
近日,多位听众拨打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反映,他们被短视频广告引流到直播间,在主播的推介下通过第三方软件开通了“跨境电子商务店铺”,本以为能依托“大平台”创业赚钱,却很快被骗得血本无归。所谓“无货源跨境电子商务”是怎样的运作模式?“零门槛”搭建的“海外店铺”如何吸走了真金白银?
邓博(化名)清晰地记得,2024年11月26日,他意外点进了一则短视频,被其宣传的“致富经”吸引。
邓博说:“我是在一款APP上听小说之后,直接给我推流某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只要一打开这样的平台,直播间就会推流给我这一些内容,而且说每个城市只有几个名额。”
主播在直播间中说:“全国布局了200多个城市、800多个县城,现在是内测阶段,每个城市只有宝贵的3-5个位置,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每天能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管理后台就行……”
在主播奋力吆喝的直播间中,做跨境电子商务被描述为只需“花一杯奶茶钱”就可以试一试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创业”,且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主播强调:“不需要粉丝、不需要交保证金,给大家7天的时间去试,合适、满意,咱们坚持做,经营权是永久的,不合适、不满意咱们随时退。下单就可以开通,把店铺交付给您,咱们花5-10分钟就可以上手了……”
主播反复介绍入行“门槛”后,邓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直播间下了单。按照所谓客服的说法,不需要任何执照、资质、货源,只需开通“海外店铺”并立即处理好每一笔订单,就能轻松高效做副业。
邓博介绍:“下单买其产品,联系客服,客服要求下载其APP,搭建‘商铺’。我的‘店铺’搭成之后,商品上架,他给我的商品应该都是虚拟的商品,有服装和电器。买家买完货,显示已经付款了,我就要垫付资金提货、给买家发货。”
邓博点击对方发来的第三方链接,按其指引下载APP,搭建“海外店铺”的过程并不复杂。“客户”下单什么商品,买了几件,定价多少,“店铺”的后台页面呈现得明明白白。这一模式要求“货品”由店主先行垫资,“平台”代为采购、直接发货,“收益”来自于每一单的差价和提成。
方玲(化名)和邓博的境遇相似,她说“运营导师”这样给她解释赚钱的逻辑:“假设有一个人在我的店里买了一件童装,销售这一单我有20%的利润佣金,但是首先我得去进货,比如要卖60块钱,我就拿50块钱去进货,进完货我才能赚到10块钱。我说‘你们不是在直播间宣传一分钱都不要吗?’他说‘你是想天上掉馅饼,你是在做生意,产品被别人买了,是不是要发货过去?人家买了,钱不会先付给你的,因为要保证顾客的利益,他要换货、退货,平台肯定要你先垫钱’,我觉得他说得蛮有道理。”
方玲和邓博开始“垫钱铺货”,他们以为,按照网购的基本逻辑,自物流签收后最迟七天就会自动回款,到时就能提现,还本、获利。在搭建好的“海外店铺”的后台,所谓“订单进度”“利润数据”都清晰可见。而运营之初,对于小额回款,邓博提现到账也很顺利。他回忆,对方称“垫付货款”以美元结算、需要换汇,要求店主以指定方式向其转账。
邓博说:“在他的APP里都可以查到那边收货是发到啥地方、我们在什么时间发货、商品在路上的行程。因为我一直是垫付资金,在我的‘店铺’里显示资金已经回笼到我的账户上了,但是我提不出来。我这是127,000元垫付货款,基本有125,000元是买的指定支付类型,因为要兑换美金。”
很快,一笔十万元回款的缺口让邓博再难维系为货源垫付,他决定向“运营导师”申请闭店,希望待回款到账再重新开店。这时,“解决专员”发来的一份盖着某短视频社交平台国际电商财务部公章的电子通知,直接让邓博傻了眼——因其店铺经营未满三十天,“推流费”需要店主自己承担,按一个访客浏览量价值1美元计算,这笔费用折算成现金超过7万元人民币,缴纳完“推流费”才能清算本金和利润,“闭店”这条路压根行不通。
方玲也在持续的垫资中无法全身而退。“订单”数量和金额慢慢的升高,小店看上去“生意兴隆”,但回款却越来越慢。协商“暂停营业”后,店铺却莫名来了更多同样的订单、需要继续垫付,方玲这才想到自己早已落入骗局。在警方的协助下,方玲成功追回了一张还没有被用掉的价值2000元的“购物卡”,然而她在所谓“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投入了三万多元。
方玲说:“把他的营业执照搞出来了,结果当地警方调查给我回话,找不到这个人,他的执照有很大的可能是卖给别人的,根本都没有落地。”
在某短视频社交平台直播间直播,以该平台的名义吸引客户开设所谓“海外店铺”、做“跨境电子商务”生意,这些主播和所谓“客服”甚至向用户展示的假资质、用的假公章都以该平台为名。而实际是,他们把受害者引入私域,进一步设置套路,第三方APP里所有的订单页面全是伪造。
直播间中主播说:“你帮该短视频社交平台卖货,该平台给你分配流量,不是给你开通分店,是开通该平台分店卖货的权限,你相当于该平台分店的售货员……”
对于直播间中主播的说辞,方玲向该短视频社交平台提出质疑:“有一个戴帽子的男主播,第一天在‘德尔塔’直播间里面,第二天被投诉了,就跑到‘嘟嘟’直播间接着播,今天又在另外一个直播间,连续三天跳了三个直播间。他在直播间里说是你们平台的,打着你们的名号,还有工号、身份证,营业执照都搞出来了,委托书、授权书都在你们名下,你们没关直播。你们的名声被借用了,你们都没有来澄清。”
一位该平台客服人员对方玲回应称,平台的实际运营情况与直播间主播所言内容不符。
这位客服人员表示:“这些人跟您一样都属于平台用户的身份,平台每一个用户在开启直播权限、包括进行相应直播时,我们没办法每一分每一秒针对每一个直播间主播说的每一句话监控。有很多用户利用直播平台骗取其他用户的资金,现在肯定不允许,所以前期都是建议您遇到这种直播间千万不要相信,第一时间提交对于直播间的举报。”
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回答:“肯定是不可以的。商家现在也是运营出现了问题,已经在停业整顿的状态了。因为咱们这边线上交易肯定就是正规合法交易,但如果是在线下,肯定就是不合规的。我们平台现在确实是监管不力,这边我也帮您去内部反馈,以后会加强对商家入驻的审核。”
实际上,“无货源跨境电商”骗局在各反诈平台已被多次曝光:诈骗团伙首先会通过社交平台广泛投放“0元开海外网店”“免费搭建店铺”等广告,展示虚假的订单截图和高额盈利提现记录;再假冒运营官方,以客服身份让用户下载第三方软件,虚构接单、发货、提现等电商标准化流程。待受害人注册“开店”后,诈骗团伙通过后台操作使“店铺”流量大增,“订单”不断涌来,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垫付货款”,并以美元结算、需要换汇为由,让用户通过付款码、银行账号、云闪付、虚拟币甚至现金等方式转账。而当受害人投入资金越来越多、“账户”不断升值,想要提现时,就会遇到“账户异常”“系统维护”“操作失误”等理由提现失败。若想解决问题,对方会要求受害人不断缴纳“解冻金”“手续费”等,直到受害人察觉自己被骗,随后关闭虚假平台、拉黑联系方式,让受害者追悔莫及。遇到这类情况,即便报警,追回资金也困难重重。
多位受害人透露,几乎所有人在得知被骗后都选择了及时报警,但鲜有追回全部损失的案例。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占领解释:“从民事角度来讲,直播间经营者为了规避风险,有可能采取一些逃脱法律责任追究的方法,比如用他人身份注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最后起诉了直播间的经营者,判他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但是没有很好的方法追究到行为人背后的实控人,而用于注册直播间账号的个人或者是机构,也有可能不一定有相应的偿付能力,比如就是注册的空壳公司,这种情况下要追回损失可能就相对比较难了。类似这种案件中受害者维权,特别是通过民事途径维权行不通、很难真正追究损失之后,主要还是靠刑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当然,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境外,而且支付工具是一些虚拟货币,追查可能更加困难。”
杨舒(化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多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的确为从业者提供了一定空间,但入行和赚钱并不会像骗局描述的那样唾手可得。
杨舒介绍:“跨境电子商务的本质,其实是国际贸易通过电子商务的海外零售活动,所以如果一个商户要入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从事这一行,可能要涉及选品、生产、采购、仓储、物流、清关、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在这当中,货源肯定直接关系到商品质量、价格竞争力,包括供应链的稳定性。有一些商家可能有工厂,有一些没有,而如果没有工厂,可能它也有别的方面的优势,所以无论怎样,它不可能是‘0门槛’的。”
杨舒坦言,在业内人士的观察中,一些中小企业者或者个体户,即使真的通过无货源的方式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经营,它在行业内也缺少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潜在的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者,杨舒建议,投资只认官方渠道,且相关操作最好在电脑上进行。
杨舒说:“我们回到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骗局一般发生在一个非官方的渠道,骗子会采用伪造官网、冒充官方人员、发送来路不明的链接或邮件这些方式,把一个潜在的受骗者引诱到自己假冒的网站或者招商页面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核实企业官网之后,认准官方招商平台,一般的企业官网都会有认证标识,并且也会给出合作的联系方式和相关入口。”